新闻动态
| 扁钢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 |
| 发布者: 点击:19 |
扁钢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是衡量轧制精度的核心指标,通过调节轧辊状态、轧制力分布及金属流动特性,实现扁钢平直度与断面形状的稳定控制。板形缺陷主要源于轧制过程中金属延伸不均,表现为边浪、中浪、镰刀弯等形态,需通过多维度调控手段平衡应力分布。
轧辊作为直接作用部件,其辊型设计与弹性变形对板形影响显著。工作辊采用特定曲线轮廓,可补偿轧制时的挠度变形,通过调整支撑辊的位置改变辊间接触压力分布,抑制局部过度延伸。弯辊装置通过施加液压弯辊力,使轧辊产生可控弹性弯曲,动态修正辊型曲线,适应不同宽度扁钢的轧制需求。窜辊技术通过轴向移动工作辊或支撑辊,改变接触区域的压力分布,优化轧制力在宽度方向的均匀性,尤其适用于变规格生产场景。
轧制工艺参数的协同控制是板形调节的基础。压下量分配需匹配原料厚度与目标精度,避免局部压下率过高导致的延伸不均;张力制度通过前后张力的合理设置,控制轧制过程中的纵向应力,减少横向流动差异。冷轧过程中需实时监测板形偏差,通过闭环控制系统调整轧辊倾斜、弯辊力及轧制速度,形成动态反馈调节机制。对于薄规格扁钢,需重点控制轧辊热膨胀与磨损,通过温控系统维持辊面温度均匀性,避免热应力引发的板形波动。
设备结构刚度对板形稳定性起支撑作用。机架的抗变形能力决定轧制力传递的稳定性,牌坊与连接部件的刚性不足会导致轧制过程中出现颤振,影响板形精度。此外,原料的厚度偏差与性能均匀性也需通过预处理环节控制,减少来料波动对板形调节的干扰。综合运用轧辊调控、工艺优化与设备保障手段,可实现扁钢冷轧机对复杂板形缺陷的有效抑制,满足高精度冷轧产品的质量要求。 |
| 上一页:盘圆冷轧机的轧制精度控制原理 下一页:盘圆冷轧机的轧制工艺 |
![]() |



苏公网安备 32021402000720号